【雲南映像】普洱茶

坐、請坐、請上座!
茶、泡茶、泡好茶!



(圖一)左起 加味茶、丸子茶、白茶
最左邊的[加味茶],成形模仿台灣半球茶。不知是刻意或者因為做不出台灣茶的芳香與味道,只好用桂花當加味材料。

中間的是用手揉成,這種茶泡起來沒有茶色,白白的像開水,喝起來沒有茶葉的味道,像在喝人蔘茶。是否本身茶樹會有這種味道,坦白說不得而知,喝完之後個人感覺頭暈暈的,相當不舒服。最右邊叫做[白茶],是藤狀植物。這種茶台灣早期就有很多人種植,不過口感不佳,早就被市場淘汰了。




(圖二)茶餅和茶磚

        喜歡品嘗或者收藏普洱茶的大有人在。不過,一般人對普洱茶印象大都不好。可能原因,一者是大陸人不是很懂得精緻製茶技術,再者,普洱茶存放不當真的就會成了[臭曝茶---發霉茶],還有就是贗品太多,雲南到處都在賣好幾十年的普洱茶,而且是你想買多少就有多少,哪來這麼多古董茶?可想而知。

        其實真正陳年普洱茶喝起來,照我自己的感覺就跟我們的陳年[大葉]或陳年[烏龍]類似。反正茶葉陳了很多年,只要不受潮,喝起來都很類似。說穿了,就是順口!因為茶葉只要接觸空氣就會發酵,而發酵很長時間後,色澤會呈現琥珀色,另外澀味也會去除,當然,新鮮的茶香也會消失殆盡!

        在台灣,上等好茶是[生食都不夠,哪有通曝干?]!一般說來,只有銷不出去的茶葉才有機會放陳年。至於普洱茶我不懂,也無從評論。

        台灣茶近十幾年已經在大陸闖出一片天空,而且價錢要比在台灣本地售價高,大陸人也普遍都能接受。而且聽領隊說大陸人到台灣旅遊一定會買三種東西---名牌、茶葉、鳳梨酥。可見大陸自己人也比較喜歡台灣的茶葉。


        茶葉知識、技術---博大精深,胡謅幾句,或有失偏頗。反正---各喝各的喝茶,喜歡就好!
補記: 這次的團原本也是號稱NO SHOPPING!然而大陸導遊就是會藉機說讓我們上廁所(大陸公廁都很髒,只有賣場的還說得過去。),或者參觀他們的製茶廠,或者台灣人在當地開的寶石加工廠等名目帶我們們去購物。如果購物成效不符導遊期望值,他還不太高興呢!大夥都心知肚明他的伎倆,似乎也不太願意捧場,愈到後面,他就更加意興闌珊,對我們總覺得更加虛應故事罷了。
PS.也不能完全責怪他吧?聽說我們包給大陸導遊的小費都得先上繳,事後公司再依照他們帶團SHOOPING的成效發給他們獎金。當然囉!NO MONEY,NO TALK!導遊沒摳摳好ㄊㄧㄡ,怎麼對大家好得起來呢?
想想,前鎮子報紙報導,大陸人來台觀光,國內旅行社也會帶他們去買阿里山茶,而且每台金動輒一萬六千元,而其中有幾成的價金是作為旅行社的抽成,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好像也沒啥資格批評對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