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一)大理古城 城門口
(圖二)在大理古城內與當地居民合照
感覺好像遇到古人
(圖三)古城內的街景
(圖四)登上古城的階梯---注意登樓現金二元
(圖五)城上風光
(圖六)五華樓
(圖七)古城內某家商店
(圖八)古城內街道
從蒼山流下來的清泉穿街過巷,從千家萬戶門前流過,家家戶戶也都會蒔花植草,真正是“家家流水,戶戶養花”。
(圖九)大理文化園
在城內,因不在行程規劃內也就沒進去看了。
(圖十)雲南十八怪之一---粑粑叫耳塊
吃起來感覺有點像台灣搗麻糬
耳塊,雲南傳統食品,用特產粳米經浸泡、初蒸、冷卻噴水、復蒸後加工而成,形似江南年糕,但比年糕略大。安龍耳塊耙色白脂豐、柔軟適口,加糖或甜酒煮食,清香爽口;與肉絲、香腸或絨魚絲、牛幹巴爆炒,滋味純美。
2007年補記:
1.前幾天某個旅遊性電視節目也正在介紹大理古城,感覺像在介紹一個老朋友。裡頭也介紹【耳塊】和【乳扇】,而賣耳塊的老闆娘依然是照片這位呢!
2.而且主持人介紹這兩種食物的味道時,也跟我所寫的一樣。
(圖十一)雲南十八怪之一---烤乳扇
吃起來有起司味。
(圖十二)城內新華書店
(圖十三)洋人街
(圖十四)在洋人街入口處待命的馬車
遊大理古城可以親身體驗些許中國古代進城遊歷或者採購的感受,很像電影或電視上所呈現一般。
大理古城
大理古城簡稱榆城,位於蒼山之麓,距大理市下關13公里。據悉為南紹國設置文化古城之地,並於明洪武年間重修大理古城,至今已有 600多年的歷史。城中保存有南北城門,1983年修復古城牆及復建五華樓年修復。古城牆高24丈,城內復興路橫貫南北為其商店街,兩旁店鋪林立。各種大理石製品、紮染、草編等琳琅滿目,令人目不暇接。
古城洋人街
著名的「洋人街」露天咖啡座,聚集了世界各地愛好自然的旅遊者,1980年代由藏族青年開起西藏咖啡,之後短短兩百米的護國路街道,開設了十多家的咖啡店及扎染工藝品。這裡因為西方人居多就取名叫「洋人街」。不過不知為什麼,不太喜歡洋人聚集成堆的中國街道,感覺有點像巴里島一些洋人聚集的地方。心想到了晚上,[洋人街]肯定成了夜夜笙歌、酒池肉林的洋人享樂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