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雲南映象】蒼山索道---- 中和寺---- 盜亦有[道]



( 圖一)金庸題字---大理蒼山索道
大理州頒發給金庸榮譽市民證,
大理因為金庸的[天龍八部]而得以名揚國際。





(圖二)出發了




(圖三)纜車中途
天空下著毛毛細雨,
天氣涼涼的,
腳底也涼涼的。




(圖四)從纜車上飽覽白族建築與洱海景色。
白族建築果都是白牆。




(圖五)有一座寺廟正在重建---好像是崇聖寺?
其實大陸有許多古寺早就毀損,為了因應近幾年的旅遊潮而重建,基本上都不能稱為歷史悠久了。
比老嘛!比不上台灣的古剎。比豪華嘛!又比不上佛光山和中台禪寺。





(圖六)纜車下穿著古裝騎馬的洋人





(圖七)一邊看風景,一邊享受森林浴。




(圖八)中和寺懸掛的一個小屋化石木匾
聽說寺裡的解說員說:[家有烏木化石,勝過黃金滿屋]-----挖咧!那我要黃金。

在介紹蒼山和中和寺之前,有必要再提醒大家一件事!那就是中和寺裡真正是盜亦有[道]。
除了我在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ife-tea/article?mid=2151&prev=2208&next=2147&l=a&fid=72
【雲南映像】夢境成真一文中第七點所提到,在網路上也有甚多人投訴,就來看看別的受害者親身經歷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TONY  發表時間:2005-6-11 19:21:52
    我於今年6月份參加了昆明大理麗江6日遊,對大理段的行程倍感失望,到大理上了倉山索道後,就猶如上了賊船,倉山不僅僅是風景美,而且中和寺內的人賺錢更是有"道",難道這就是所謂的"道"士尊稱的由來嗎? 我們一行到了中和寺以後,由寺內的導遊引導我們進了寺廟先行拜佛,而後抽籤,我抽了一個上上簽,而後導遊介紹說這幾天有一個“……法會”,由寺內的道士義務為大家解簽,大家隨意捐點香火錢就可以了,我們就捐了5元香火錢,然後我們就由一位工作人員帶到了一位道士的面前,這位道士再兩三句開場白之後,就問我的職業是什麼等等,這就為他“賺”錢得以成功埋下了伏筆,隨後讓我上5柱香,每柱香15元的功德費,燒完香之後又讓我們回到這位道士面前,他又說我們以後會有個男孩,並說我有8—12年的好運要好好的把握等等,要我們一定要求一個平安符,此時從這位道士的言語表情中可以得出潛臺詞就是:如果不求,就會帶來不好的事情。並從一開始到結束再三強調“天機不可洩露”,而且和我們講話的聲音一直都是很小聲,因為隔著幾步就有另一位道士在為別人解簽,然後我們就按著他的指示求了一個佛掛件,200元。而後就是開光,在開光的同時,又有另一位道士讓我們再為家裏人求一盞平安燈,但需再捐點香火錢,此時我們覺得有點不對勁,就沒有再捐了。 等我們出來以後和其他幾位團友交流之後,才確定我們是上了套了。其他幾位團友抽的都是“上簽”,而且每位都有8—12年的好運,在解簽時道士都會問到同一個問題,那就是你的職業是什麼。我們中的一位團友是做生意的,他們就讓他求一個1600左右的護生符之類的東西,導遊和寺內的人看出這位團友不想買時,又介紹他買價格稍微低一點的。我們中另一位團友是大學老師,他就讓他們求一個400元左右的。 這等賺錢良方想必讓他們動了一番腦筋,因為他們知道大多數的人都會“寧可信其有”的心理弱點。 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騙術可謂一成不變,反正很多人一生也只會到此一次,騙得一次是一次。唉!宗教蒙羞啊!


雲南大理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
  位於雲南省大理市,面積79700公頃,1981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,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,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談水湖泊及水生動植物、南北動植物過渡帶自然景觀、冰川遺跡。
  本區地處滇中高原西部與橫斷山脈南端交匯處,主峰點蒼山位於橫斷山脈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,頂端保存著完整的典型冰融地貌。區內具有明顯的七大植物垂直帶譜,保存著從南亞熱帶到高山冰漠帶和各種植被類型,是世界高山植物區系最富有的地區。本區已鑒定的高等植物有2849種,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6種,同時還是數百種植物模式標本的產地。洱海為雲南第二大淡水湖泊,水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,有魚類31種,其中特有種8種,底棲動物33種,水禽類59種。此外本區還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遺跡和旅遊資源。蒼山洱海保護區集自然景觀、地質地貌、生物資源與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特色為一體,在國內比較少見,在國際上也有較高的知名度。


中和寺因位於蒼山中和峰而得名,廟宇建在中和峰半山腰上,曾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匾“滇雲拱橋”,是大理著名的道教寺觀之一,建於明代。
    中和寺始建于唐南詔國時期(西元738年~902年)。明代嘉靖年間(西元1522年~1566年)曾重建。清代咸豐年間(西元1851年~1861年)再次被毀。現在僅存的淩霄寶殿和聚仙樓是清代光緒二十六年(西元1900年)重修中和寺的建築物。近年又陸續重建了王母殿、南北靈官閣和觀海長廊等。
  淩霄寶殿又稱玉皇閣,坐西朝東,為五開間歇山頂式建築。殿內中間供奉玉皇大帝,兩側面供觀音菩薩。玉皇閣前方的聚仙樓又稱跡翠樓,為四面出簷的二層樓。寺門前面的石龕裏供有笑口常開的契此和尚(即布袋和尚,自稱為彌勒佛顯化,時人俗稱大肚羅漢),背部牆壁嵌著清代康熙四十五年(西元1706年)九月九日雲南提督偏圖《御筆欽題中和山匾題記》的碑刻,稱中和寺為上帝宮。碑文詳細敍述了康熙皇帝題賜中和山“滇雲拱極”的經過。可惜“滇雲拱極”的石匾在解放前已經被毀壞。
 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的道教祭祀玉皇大帝聖誕的“松花會”是中和寺最盛魘廟會。來自附近幾個縣市的朝山者絡繹不絕,會期持續10多天,中和寺成了大理地區朝百拜者較多的著名道觀之一。
  按般的宗教知識理解,道教寺觀只應供奉道教的神像,而佛教的神像也在這裏出現,這是大理地區佛教、道教與儒家思想三者合流相融的產物。
  中和寺不但歷史悠久,而且還以一些奇特的景觀而著稱。在中和寺南面的山澗裏有兩塊巨大的岩石,兩塊岩石相對峙,形狀像石門,溪水從兩塊岩石中間流出來,人們形象地稱之為“雙石門”。據史書記載,最奇特的要數寺後的“石上流泉”了。相傳,中和寺後的山坡上曾有一股很奇特的山泉,清澈的泉水從一塊大石頭上流出來,稱之為“石上流泉”,遺憾的是今天已看不到這一奇觀了。 中和寺不僅是幾種宗教融合的民間宗教信仰的廟宇代表,而且自古以來還是一個登高覽勝的好地方。中和寺是蒼山十九峰的中心山峰,亦即南詔國國王禪封的中嶽點蒼山的中心,東部正前方剛好是中和鎮(大理古城)及洱海。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俯瞰蒼洱風光的最佳角度。登臨中和寺,水天一洱海、星羅棋佈的民居村莊、井然的大理古城等蒼洱風光盡收眼底。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,大理一帶的群眾紛紛相約到中和寺參與中國傳統的“登高節(會)”,欣賞蒼洱秋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