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雲南映象】崇聖寺三塔


(圖一)崇聖寺三塔
注意三塔中,左右兩面的塔已略有傾斜,據導遊說左塔傾斜有8度,右塔傾斜約6度,算是中國的比薩斜塔吧!。
一般佛教中有塔必有寺,如今,三塔依然屹立,崇聖寺卻已在清咸豐年間被毀。




(圖二)三塔內一景




(圖三)不同角度看三塔




(圖四)三塔內一景




(圖五)大理鄉間一景---好講究的圍牆




(圖六)跟崇聖寺無關----玩到今天,趴趴熊也累了!

崇聖寺三塔
  中間的稱作千尋塔,開始修建的時間一般認為是南詔勸豐佑時期(西元823年~859年)。修建千尋塔的方法傳說有多種,其中的一種叫“土層掩埋法”,也就是由塔基開始,每修好一級塔,就用土層掩埋一級,並把土堆壓成一個斜坡形的土臺子,這樣就大大方便了運送建築材料和修建上一級塔,等到大塔封頂時,土台的斜坡已延伸數裏遠,接下來又一層一層地挖去埋塔的土層,直到完全顯露出整座塔。

 三塔中,南北兩座小塔高度相同,都是42.19米,各有10級,是一對八角形密簷式磚塔,八層以上為實心,八層以下則為空心。外觀輪廓線象錐形,屬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。根據相 關史料推斷,南北小塔建造于大理國段正嚴、段正興時期(西元108~1172年)。現在我們看到的兩座小塔已偏離了垂直線,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傾斜狀態,但大家不用擔心,因為它們就這樣已經傾斜了四百多年。如果仔細仰望三塔,我們不難發現,千尋塔每級四面都有拱形龕,也就是常說的供奉神佛的小閣子。相對的兩龕內供有佛像,另外兩龕則作為窗洞直通塔心。而南北小塔,每級的八方都有形狀各異的塔形龕,各層塔身都有浮雕作為裝飾。崇聖寺三塔的級數都為偶數,而其他地方佛塔的級數一般都是奇數。

 崇聖寺三塔,從修建至今,除經歷上千年風吹雨打和日曬之外,還經歷過30余次強地震的考驗。其中,明朝正德年間的大地震,大理古城房屋絕大部分倒塌,千尋塔也折裂如破竹,可十天后竟奇跡般自行複合如初。1925年的大地震,城鄉民房倒塌達99%,可千尋塔只震落了頂上的寶刹。這對於沒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來說無疑是一個奇跡。
-----資料來源:http://cul.sohu.com/zhuanti/tower/sheng2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