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盤門三景”是雄踞蘇州西南的“盤門”水陸城門、橫跨運河的“吳門橋”、臨流照影的“瑞光寺塔”,由滔滔大運河把三景連結在一起,成為蘇州古城的名勝區。
“盤門”始建于春秋吳國闔閭元年(西元514年)。雖經歷代多次改築,但位置基本未變。由於吳國在辰位,越國在已位,因此刻林木作蟠龍鎮北,面向越國,以示吳國征服越國之意,故名“蟠門”。後因水縈回交錯,改稱“盤門”。歷史上盤門一帶的繁華僅次於閶,胥二門。盤門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遺跡,其水陸城門並存在全國已絕無僅有。今城垣是元至正十一年(西元1351年)所建。相傳,義大利的馬可波羅曾繞城巡視,並登城樓眺望。
“盤門”水陸城門並峙氣勢雄偉。陸城門分內外兩重,內外兩道城垣構成迷長約20米的方形甕城。古時戰守,誘敵至城下,從城上放箭、墜石,宛如“甕中捉鼈”,全殲入侵之敵人,內城門北面左側有和條坡度約為20度的城牆跑馬道,直抵城牆頂上的一座由巨磚鋪鋪成的寬闊平臺。在此能看到整個陸門、水門、甕城面區和結構的全貌。為適應古代防禦戰而設置的鋸齒形雉碟、女牆、射孔、閘口、關石、開井(防火用的設置)及眺望台俱在。正在的城樓是1986年重建,飛簷翹角,巍然聳立。城樓前方。架著三尊土炮。重現昔日吳都的風貌。
與陸城門毗連的兩道水城門,是溝通西南角城內外的唯一水路通道。內外兩道水城門全用花崗岩石構築,高大的城門洞,可容兩船並列而過。每重門都在巨型閘門以控制水流。不難想像,當年盤門雙重水陸城門照臨大運河,車馬出入城關彩幡飄揚,船隻進出水門扳舵擊槳的繁盛景象。“盤門”水城門遺跡是研究我國古代政防工事極在價值的實物資料,是一座適應水鄉城市的城堡建築。
“吳門橋”傍近“盤門”,始建於北宋。今橋為清同治十一年(西元1872年)重建,因此處水陸要衝,有吳中門戶之意,而為橋名。橋橫亙於波滾滾的大運河上,橋洞高大,木船可揚帆而過,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大型單拱石橋。,由盤門水城門而出的一支水流經“水關橋”進入寬闊的大運河,此處北面城牆高聳,下臨深淵,水流湍急,形勢險要,古名“石家匯”,是古代舟師出沒之所。在東面不遠處,扼運河與大龍江交匯的岔道口上,有“興龍橋”飛架,輕盈飄逸,舉目水環水,橋接橋,河道縱橫,水流盤纏,綠浪環抱,如置身“船在波上游,人在畫中行”的畫卷。
“瑞光寺塔”始為三國時代吳國赤烏十年(西元247年)孫權在“普濟禪院”內所建造。宋宣和間(西元1119-1125年)修建時,朱勵把塔改建成13層的“天甯萬壽寶塔”。因塔現五色光,易寺名為“瑞光禪寺”淳熙十三年(西元1186年),改建為七層。寺毀于清咸豐十年(西元1860年)。僅存“瑞光寺塔”傲然聳立。
“瑞光寺塔”的磚砌塔身高44、42米。為八面七層,形體古樸,是磚木結構閣樓式塔的典型建築,塔頂有層簷。塔由外壁、回廊及塔心組成。塔體由下向上逐層收縮,使輪廓微成曲線,古樸秀雋,保存了唐宋多層塔的風格和結構特點。現已完成復原性整修。
從塔的第二層塔心的窖穴發現的文物中,在年號題記的下限是北宋天禧元年(西元1017年),可以肯定,現存“瑞光寺塔”一至三層地塔身是北宋初期遺物。
“瑞光寺塔”傍近“盤門”和“吳門橋”,大運河之濱,日夜照影於東流的大運河上。曙光初臨,萬道霞光齊射塔身,還是暮色蒼茫,落日餘暉照映塔頂,“瑞光寺塔”都是燦爛輝煌。如循梯登塔,臨空遠眺,天際白雲悠悠,大地碧綠如海,江南水鄉風景如畫,吳中風物盡收眼底。
當地導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