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的年代一樣,玩的東西多少會一樣,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吧!
記得以前最常玩的遊戲有牌仔(尪仔標 )、打彈珠、射橡皮筋、釘干螺(打陀螺)、一般球類(如棒球、躲避球)、一般遊戲類(如跳橡皮筋、跳房子、老鷹捉小雞)------等等。對於後兩項,玩法和現在差不多,不多做介紹。
牌仔(尪仔標 ):
直徑約5公分,周圍有鋸齒狀的圓形紙牌,上面多數印上當時最流行的布袋戲偶或卡通人物的肖像,如[雲州大儒俠史豔文]裡的史艷文、劉三、藏鏡人、兩齒的------,或者[六合三俠傳]裡的六合、賣唱生、天生散人、老和尚-----,或是[無敵鐵金剛裡]的無敵鐵金剛、木蘭號------等等。另外四等分的四點上會印上[撲克牌花色」、「十二生肖」、「剪刀石頭布」及「象棋棋子」的圖案或字樣。 紙牌的玩法最常見的有三種
一、比大小:雙方先談好籌碼,各出一張牌,比紙牌上的「剪刀石頭布」或「象棋棋子」分勝負。
二、壓牌: 一人做莊,將牌洗過後分成數疊 ,其他人挑一疊用牌仔下注,下注的籌碼張數隨下注者不同。接著開牌,比「象棋棋子」的大小,賠率由莊家訂或大家商量,多數是1陪2。有點像賭博,無怪乎人家說中國人賭性堅強了!
三、摑牌: 每人出相同數目的尪仔標,疊成厚厚的一落 ,並指定一張王牌,每個人 輪流用手上的母牌用力往整疊尪仔標搧,直到王牌完全脫離,整疊牌就歸打者所有 。另一種玩法是只要把牌打翻面,被打翻的紙牌就歸打翻者所有。
打彈珠:
一、就是我在【下雨天真好---三部曲】中提到的,地上挖三個洞,玩法跟高爾夫類似,每人輪流彈一次,依照-2-3-2-1順序彈進每個洞裡,最先回到第1洞的就是勝利者。
二、互k:每個人分開一個距離,把彈珠放地上,輪流互k,被打中的就是輸家。
三、每個人出一些彈珠,放在框框內,大家手持彈珠往框內打,將彈珠打出來就是你的。
射橡皮筋:
一、射遠。
二、射準。
三、射牆壁,能距離牆壁越進者勝。
四、射型狀,往牆壁射,待靜止後看橡皮筋形狀,有咪(就是糾成一團)、8、0,咪最贏,其次是8。
釘干螺:
以前的陀螺大部分都是家長DIY做給小孩玩,找個適當的小樹幹,用柴刀削成陀螺狀,再用粗釘子當軸心就完成了。玩法除了比誰轉的久,最常見的還是互釘,把對方的干螺釘得倒下甚至裂開就是贏家。
各類的遊戲玩法其實很多,還可以自訂,應該還有其它玩法,留著讓大家慢慢回憶了。
說到遊戲,就會有輸贏,那就要順便提到籌碼了,除了用遊戲本身的東西(如牌仔、彈珠、橡皮筋)外,我們還常用龍眼子當籌碼,很特別吧!龍眼子要完好不可以乾癟癟的,那時候對口袋裡的一堆龍眼子可是很寶貝的!
除了上述的遊戲,以前也常到戶外打彈弓。彈弓也是自製,用Y字型的樹枝加上粗橡皮就成了。用適當大小的石頭當子彈,瞄準目標用力射出去,常用來打小鳥或蜥蜴------等,以前最常打中的小鳥就是綠繡眼,俗稱【青豬仔】,當時隨便一棵樹上就是密密麻麻的青豬仔,現在好像不容易見到了呢!以前放假日只要不是農忙時期,就都是一群小孩在山林裡穿梭尋找獵物呢!
此外也會自製布袋戲玩偶,玩角色扮演的遊戲,大家都能練就多聲道的功夫。像我,就可以有如電視配音員的幾成功力喔!
另外,不同的成長環境,如海邊、溪邊---等,可能就會發展出不同的遊戲或玩法,你們都玩些什麼呢?
後記:有網友說小時候在員林,玩過一種遊戲叫『ㄍㄨㄥ\ ㄍㄜ』,在地上挖一個洞,把樹枝打上來後,再擊出去。我好像有一點點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