菸窯








圖中黃色圈起來的建築物可別以為是鴿舍,圈圈左下角那個才是鴿舍。
這個建築物就是今天的主題--[菸窯],讓我們走近一點看看他吧!






菸窯全景。













 菸窯正面,外觀有三層樓高,實則內部可放置八層菸葉。



















菸窯後方,靠近鏡頭處是看守菸窯烘焙時可以休息的小房間。
可供短暫休息的小房間內部極其簡陋。




放置菸葉的入口,可以看見裡頭已經成為雜物間。





另一處菸窯,另一種建築格式,可惜已經荒煙漫草,幾近傾頹。

        早期農村的一般稻田一年之中會有多種作物輪耕,如稻子、菸葉、花生、玉米------等等,其中菸草是許多農村相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。

        種菸葉,據太太說是相當辛苦的工作,平日全家必須動員摘除多於雜葉,當菸葉成熟,幾乎是全村總動員,村民以[放伴]的方式輪流為每戶種菸人家採收菸葉,回家後再以菸竿配合繩索或菸針加以一對一對串接,接著一竿一竿一層一層的擺放在菸窯內。每一次菸葉烘焙過程約歷時七天,七天之中,前三天要燒木材,後四天則改燃油。二十四小時皆須人員輪流看守,不能熄火,還要注意溫度控制,而每期菸葉必須分好幾次採收,因此菸葉採收期間常常忙得徹夜未眠、人仰馬翻的。近來農業機械化,傳統菸窯幾乎停擺,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烘焙機,因此,種菸可比早期要輕鬆許多。


        菸葉烘焙完成後,需要替菸葉分級,最簡單的分法是分五級,先把太生的(還帶綠色)、太熟的挑出來,其餘再分成三級。分級完成要送往負責輔導契作的菸酒公賣局,由公賣局分級收購。

         在早期菸酒公賣局制定的[菸酒公賣]制度中,菸葉是屬於政府輔導契作,每戶可以種植以及烘焙的數量都有限定,而且並予以保証收購價格。在當時菸葉算是利潤相當高的作物,辛苦也算有了代價。

        七零年代以後由於進口菸的衝擊和吸菸人口的減少,而且菸廠的菸葉庫存量極多,產銷無法平衡,政府開始大幅減縮契作面積,減縮的部分政府會以一分地10萬5千元向菸農購買,然後資料上便會登記為「廢耕」,所得的這筆款項就稱為轉業權利金。此後,菸田逐年減少,太太娘家從民國76年以後就已經停止種植。

        看到這些已經傾頹或者外觀保存尚稱完整而實則早已廢棄的菸窯,正見證著台灣農村菸葉種植史的變遷。這裡我有點納悶,這些菸窯多少都有些年份,而且建築均具特色,何以未見政府相關單位立案並且補助農民加以保護,而任其倒塌荒廢。台灣固有文化的保存,口號不要只是喊爽的,台灣有權、有錢、有勢、喊水會結凍,可以登高一呼的政治人物以及達官貴族們,除了拼選舉,搞八卦,可不可以也抽一點點空關心一下台灣整體性規劃?

後記:這篇文章原來於2007年發表於yahoo奇摩部落格,該地的菸窯今日多數都已經倒塌了!